2025年新型储能的十大发展趋势

2025年新型储能领域趋势:大容量电池、长时储能、AI赋能、钠离子、半固态电池技术发展;光储充一体化、碳化硅应用增多;新型储能应用多元化,构网型储能国内渗透率提升;海外储能市场需求高速增长。
摘要由作者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有用

今天带大家深挖2025年新型储能领域,有哪些令人瞩目的发展趋势。

一、大容量储能电池

回顾2024年,众多行业头部企业即将推出500ah+的大容量储能电芯。而到了2025年,这一发展态势愈发强劲,更高容量的单体电芯将不断涌现,储能系统的集成效率与容量也将随之实现飞跃式提升。像海辰储能、南都电源等,都已规划好相关大容量产品的交付安排。

二、长时储能

长时储能即能在额定功率下持续放电四小时及以上的大规模低成本储能技术。随着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占比日益提高,2025年长时储能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众多电池生产企业都在积极布局这一领域。

三、人工智能深度赋能储能

2025年,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新型储能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且深入。它不仅能精准优化储能材料的性能,还能借助先进技术实时监测电池的运行状态,提前察觉故障隐患。在光储场站的管理中,有效提升经济效益。

四、钠离子电池储能

2024年,钠离子电池技术发展迅速,成功迈入商业化应用阶段。2025年,储能极有可能成为钠离子电池产业规模化应用的关键切入点。不过,当前锂电价格的持续下滑对其发展有一定阻碍,待锂电产能逐步出清后,钠离子电池有望迎来大规模发展,目前已有不少企业推出了相关产品规划。

五、半固态电池储能

2024年,我国多个固态,半固态电池储能项目相继投运。由于固态电池具备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等优势,十分契合大规模储能系统的需求。2025年,随着储能装机量的持续增长,其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尽管目前还受到性能、成本方面的限制,但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六、光储充一体化储能

鉴于光伏、风电存在间歇性和波动性等问题,光储深度融合创新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光储充一体化电站在全国范围内日益普及。2025年,其布局将更加广泛,并且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加持下,将变得更加智能和灵活。

七、碳化硅的应用

2025年,光储系统朝着高压,高频,高效能的方向不断发展,碳化硅凭借自身效率高、尺寸小、重量轻等诸多优势,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应用。相关机构预测,未来光伏逆变器与储能变流器的功率密度将提升超过30%。

八、新型储能应用

2025年,新型储能将从商业化初期逐步迈向规模化发展阶段,其应用将从电源和电网测以及用户测量各维度实现多元化拓展。海上风电、电动飞行、汽车等领域将为新型储能带来全新的市场机遇。

九、构网型储能

构网型储能够对电压、频率等进行稳定控制,为电网的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撑。2024年,该领域发展势头强劲,2025年国内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相关机构预计出货量将实现大幅增长。

十、海外布局

在全球能源绿色转型的大趋势下,储能企业纷纷开启出海征程。2024年,我国储能企业在国际市场成绩斐然。2025年,全球储能需求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美国,欧洲等海外市场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X